“疫”起研:语文组《学习任务单设计》

发表日期:2020/04/27 浏览人数:

主题循环式校本研训项目书

(一)项目简介

1. 项目背景

(1)课改大势所趋

新课改是一种必然,是大势所趋。与其被迫改变,不如主动求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精神:语文核心素养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原则的任务群。新课标中的语文学习呈现新态:①课程体系是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为呈现方式组建;②新课标强调学习者中心、学习中心,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强调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实践学习活动。

一线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根据学生的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的学习情境。

(2)研训循序渐进

2019年,在两个学期的“情境导学”主题研训的过程中,语文组不断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了“三层级情境导学”模式。我们强调让教学情境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逐步的扩展、深入、充实,不断地激发、推动、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等活动。

上一年的“情境导学”主题研训初步达成我们推进新课改第一步——创设真实情境。在2020年,我们通过“学习任务单设计”主题研训推进新课改第二步——创设真实任务,探索任务驱动下的语文教学。

(3)教师成长必要

组内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青黄不接;内部研训不深入,外部研训不解渴;教师教学能力与经验尚待提高;教师自身发展诉求;面对新课改的茫然与焦虑等——以上几点使得主题研训成为迫切需要。

2. 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1)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有效性;

(2)转变师本课堂为生本课堂;

(3)新课改新课标的校本落地。

3.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1)“主题循环式”校本研修模式

(2)组内研讨与校外培训相结合

4.预期效果

通过主题研训,组内教师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与体会新课程改革,更新观念,实践和探索新课标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根据学生的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和活动任务,逐渐实现生本课堂;能够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单,对学习任务单有深层次思考;通过一年的研训,探索和初步总结出基于情境导学和学习任务单的教学模式。

(二)具体目标

1.教师能够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单,对学习任务单有深层次思考;

2.通过磨课展课、听课评课,教研组层面针对主题进行深度研讨;

3.通过研训,探索和总结基于情境导学和学习任务单的教学模式。

(三)设计思路

1.聚焦情境与任务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完成真实学习任务或项目过程中,在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真实任务,学生、教师都需要合作和互动,学生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将转变为社会实践的参与者;他们不再是偏重认知的、孤独的、缺乏联系的,而是通过交互的学习,合作、探究、批判性思维等实现学生社会性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因此,教师需要创设符合学生经验的真实任务和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变为问题解决或完成项目的过程,开展体验、合作、探究或建构式的学习。

2.教师的任务意识

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为有真实意义和目标的学习任务,这是实现任务群教学价值的关键。

通过创设情境,激活学科知识,激活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情感;提真实的情境中出从提炼任务,在完成任务中进行学习。

在教学中为学生所规划设计的一系列任务,应是具体的、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通过这些具体任务,分解整个专题的难度,形成任务梯度,为学生完成整个专题的学习提供支撑。

3.任务驱动型课堂

(1)学习项目——对学生有意义

(2)学习情境——学生有体验、有感受

(3)学习内容——知识与方法

(4)学习产品——能力与素养

4.学习任务单创设

学习任务单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路标,是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支架,是任务驱动型课堂的工具,是实现“以学促教”的媒介。

变味的学习任务单有两个共性的问题:一是学习内容碎片化;二是学习路径模糊。解决学习内容碎片化问题的着力点是化零为整;应对学习路径模糊的对策是在提出学习任务的同时提供恰当的学习策略。

运用学习任务单三阶层:搭建文本框架,关注合作探究,促进知识迁移。

以阅读教学为例:

阅读教学三大基石:基于语言的细读、基于文体的知识、基于体验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文本细读为手段、文体知识为前提、学习活动为基础。学习任务单设计要强调文体意识,注重思维导图,提供学习支架,借助学习任务单将学习策略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识别、判断并推敲和把握课文的结构,充分发挥学习任务单指令、引导、劝告、提醒以及预告等多元功能。

5.教学设计的模型(参考)

我们强调让教学情境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有效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单的导引下,逐步扩展、深入、充实,不断地激发、推动、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等活动。

教学设计应在文本情境之下,作整体架构,层层深入,架设三层级的真实情境:文本框架、合作探究、知识迁移。教师在各情境层级,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提供学习支架,借助学习任务单将学习策略教给学生,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分层次创设情境和任务,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辨,逐步完成思维构建过程。学习者在完成一个个层级性任务的过程中,增加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增加了思维锻炼的机会,从而更加有效地促成学习目标的达成。

6.主题研训的过程

选题研讨:确定主题,教研组制定该主题的研修方案,开展专题研讨;

备课磨课:教师确定开课课题,查阅、搜集资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学习任务单(教师保留初稿及终稿,进行对比参照研究),备课组内开展磨课(说课、试课)相关活动;

展课评课:教研组层面展课,组内教师听评课;

引领指导:聘请专家引领;

反思深化:教师深层次思考主题,上交符合主题作业;

每学期循环开展一次,形成全员参与、周而复始的“主题循环式”校本研修新模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