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 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发表日期:2018/08/21 浏览人数:

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  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在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这次市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及全会期间车俊书记参加温州组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阶段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审议通过《中共温州市委关于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定》。

下面,我受市委常委会的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回顾总结成绩,切实增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战略定力

15年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吹响了“八八战略”的进军号角。15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温州也在先行先试中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取得了巨大成就,民营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改革开放迈出了新的步伐,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干部群众展现了昂扬斗志。15年的生动实践昭示我们,“八八战略”是一份掷地有声的“宣言书”,是一个引领航向的“指南针”,是一把启迪智慧的“金钥匙”,是一篇不断续写的“大文章”。

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委“‘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工作主线,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坚持以创新思维深化系统谋划,以务实举措推动转型发展,以优良作风保障工作落实,保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向上向好态势。概括起来,市委常委会集中精力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学思想,以坚强定力接续奋斗。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研讨活动,强化理论武装,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尤其是近段时间,我们按照省委部署,持续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热潮,进一步坚定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温州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二是重谋划,以更高站位引领发展。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系统集成,谋深谋细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路径举措,主动对接融入全国全省战略布局,强调要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承担全国改革试点、承接全省中心工作中发展自己,让“温州模式”在新时代新发展中不断丰富新的内涵、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三是抓重点,以精准举措大抓落实。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紧扣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围绕年初市委全会确定的工作重点,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谋大招强、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全力加以推进,形成了大抓落实、有效落实的良好氛围。四是强统筹,以强大合力再创佳绩。注重发挥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履职,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激励各地各部门积极发挥能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形成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共创辉煌的良好局面。市委常委会带头讲政治、讲创新、讲担当、讲实干、讲业绩、讲团结、讲奉献,广泛凝聚起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求进求变求发展、创新创业创一流的强大合力。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进出口总额增长14.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8.6%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获批,复旦大学温州生命科学创新中心、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加快筹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快布局。出台人才新政40条”,首批省“万人计划”入选数位列全省第三,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实现“零”的突破。狠抓新动能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12%11.2%。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新增省级试点示范企业17家、上云企业7000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提质行动,市县委书记和市县长项目工程加快推进。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新增上市及报会企业5家,新增“专精特新”培育企业2654家、“隐形冠军”培育企业109家,“小升规”企业培育入库数全省第一;新增小微企业园竣工面积157万平方米,新增入驻企业263家。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旅游招商引资项目落地29个。

(二)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统领各领域改革,创新跨境为侨公共服务,“标准地”改革扎实起步,市民中心建成投用。深化金融综合改革,联合授信管理机制试点全国推广,荣获全国守信激励创新奖。积极争创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主动谋划世界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龙港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扎实推进。创新“大数据+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杭温铁路“双示范”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方案获批。教育管办评分离综合改革、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扎实开展。群团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深入推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意(温州-都灵)人才交流国家级试点城市获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33.2%。开展与上海嘉定等区域战略合作,全面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迈出新步伐。国际邮轮港通过对外开放启用验收。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不断深化,互访交流更加密切,帮扶效果持续扩大。

(三)城乡面貌加快改善。围绕温州大都市区建设布局,坚持以交通圈拓展都市圈、带动经济圈,机场T2航站楼、绕城高速西南线建成投用,杭温铁路一期、市域铁路S1线S2线、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甬台温高速复线、龙丽温高速瑞文段、溧宁高速文泰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狠抓城中村改造“清零”,完成整村(区块)改造33个、“清零”1151处。系统谋划实施“大建大美”,加力加速推进“两线三片”开发建设整治提升,合计开工建设项目91个、建成37个。启动《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开展“治顽疾破六难”专项行动,处置违法建筑810万平方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209个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加快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民宿发展、全民创业创富兴起热潮,创成A级景区村86个,建成美丽田园2.3万亩,建设省市级田园综合体12个。打响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攻坚战,列入省“千项百亿”工程的126个项目全部开工。

(四)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部署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专门组建营商环境服务监督局,着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政务环境,选派 5400多名营商专员(代办员)为广大企业开展全程代办服务。严厉整治涉企服务“慵懒散慢”和不担当问题,累计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113个、问责156人,各类涉企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坚持把良好生态作为重要发展环境来抓,铁腕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土地例行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合计553件信访件已办结524件。完成污染源普查清查建库,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湖(库)长制实现全覆盖,市区中心片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启动蓝天保卫、碧水澄清、净土开拓、清废规范等战役,加强重污染行业整治,上半年市区大气环境优良率居全省第一。

(五)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强化民生保障,扎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发展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高考一段上线率创历年新高。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建设开局良好,省级医共体建设试点扎实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医养结合试点深入推进。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新增城市书房、百姓书屋、文化驿站25个,新建文化礼堂194个。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试点取得新进展,奥体中心二期开工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入推进法治温州建设,建立市委法律顾问制度,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狠抓平安建设,圆满完成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任务,保持赴京“零非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力推进“除险安居”,提前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任务。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加快发展。

(六)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深化网络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红色领航”系列行动,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整体推动基层基础全面过硬。全力打好“消薄”攻坚战,奏响从“消薄”到“强村”发展的进军号。积极开展清廉温州建设,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推进态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率先实现乡镇(街道)监察办公室设置全覆盖。全力配合省委巡视组开展工作。启动首轮18个市直单位党组织巡察。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9起、处理185人,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62起、处理406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位后移,保持经济持续向上向好的压力较大;平台、产业、企业“低散弱”问题突出,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能力不足,加速动能转换、提升发展质效的任务十分繁重;推进改革落地生根还需加大力度,对外开放水平亟待提升,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城中村改造“清零”攻坚和“大建大美”需进一步提速提效,城乡统筹发展任务依然繁重,补齐交通短板需持续发力;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百姓高品质生活需求还有不小差距,各类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仍然较多;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担当精神、能力素质、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基层基础需进一步夯实。对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找准症结,有效加以突破。

二、领悟指示精髓,奋力谱写“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温州新篇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浙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发出了“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时代最强音。全会期间,省委车俊书记全程参加温州组审议,勉励我们要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我们要按照省委全会的部署要求,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八八战略”实施15年来温州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加深对“八八战略”无穷的思想魅力、强大的实践力量和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的认识。深刻把握“八八战略”实施15年来的经验启示,进一步深刻认识“八八战略”是管长远、管全局的,是统揽浙江一切工作、指导温州今后发展的总方略。深刻把握“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时代意义,坚决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坚定不移“把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写出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作示范”,在续写温州创新史、再创温州新辉煌的历史新征程中见行动、显担当。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对温州干部群众的深切关怀和真情关爱,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厚爱和期望转化为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的高度自觉,转化为夙夜在公、只争朝夕的强大动力,努力创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使命的一流业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践行“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紧紧围绕“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总目标,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奋力谱写“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温州新篇,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以优异成绩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一)决战全面小康,打好“三大攻坚战”。要强化底线思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打好重大风险防控、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

一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抓好企业运行动态监测和风险排查防控,加强不良资产处置、“两链”风险化解,严控新型金融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和逃废债行为,坚决守住金融稳定底线。深入开展助企服务活动,出台降本减负措施,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直接融资比例,保障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稳妥推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工作,加强对政府隐性债务的监管处置。

二要坚决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巩固家庭人均年收入 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消除成果,确保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15%以上。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大搬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努力实现“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目标。加强市内县际合作,通过建设总部“飞地”项目、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等途径,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扎实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工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助推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铁腕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下决心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深入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集中力量打好环境整治硬仗,加快“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强近海海域污染整治,推进全形态、全链条、全市域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长制、湖(库)长制,巩固提升“五水共治”成果。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强力推进“厕所革命”,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水平。

(二)着眼结构升级,下好“三招先手棋”。要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好平台、产业、项目“三招先手棋”,走出一条质量更高、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竞争力更强的发展新路。

一要催生平台爆发力。按照“主引擎、主战场、主阵地、主窗口、主渠道”的定位要求,倾力打造高能级平台,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推进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产业集聚区、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开发建设,加快省级产业园区升级迭代,狠抓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几个“万亩空间、千亿量级”产业大平台。着眼提升平台核心竞争力,加强顶层设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全省战略,千方百计争取国家重点产业布局落地。积极对接全省大湾区“一环、一带、一通道”总体布局,高强度推进东部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争创温州湾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着眼实现平台效益最大化,优化调整功能比例,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把牢产业用地比例关、企业入园门槛关、项目落地质量关,强化平台的产业功能和发展功能,产业平台亩均投资至少达35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至少达30万元以上。优胜劣汰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着力打造几个主导产业突出、多种功能融合、创新氛围浓厚的示范小镇。提速提质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引导建设小微园营运总部,重视抓好小微企业入园发展和产业链条构筑,全年新增小微企业园竣工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

二要提升产业竞争力。坚持存量优化、增量倍增两手抓,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面落实全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战略部署,研究制定我市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点以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智能化改造为抓手,加快推进“机器人+”,推广数字化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加强工程服务公司引进培育,着力建设一批“无人车间”“无人工厂”;积极培育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和共享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等产业,努力在制造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贸易数字化和数字金融等方面形成比较优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重点打造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形成千亿级时尚产业集群,加大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新材料、清洁能源、文化创意等产业集群培育力度。坚持高端化、全域化旅游发展方向,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健康、养生、文化转型,着力提升温州旅游的竞争力、吸引力。深入实施企业培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百企上市计划、“隐形冠军”培育计划、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全年新增上市及报会企业12家、力争15家,新增上云企业1.5万家。

三要强化项目支撑力。谋大招强是赶超发展、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必然选择。要抓紧抓好市县委书记和市县长项目工程,尤其是产业平台要成为一号招商主体,主要领导要花主要精力谋大招强,健全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和招引机制,精心编制招商地图,定期走出去开展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力争 5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取得新突破。全力推动唯品会中国创新创业中心、力邦合信智能制动系统、益海嘉里粮油加工等1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加快瑞浦锂电池、台邦机器人、华峰新材料、百威啤酒等项目建设进度,实现威马新能源汽车、中电物流汽车等项目投产达效。建立产业项目市域统筹、收益分配、考核激励等机制,促进项目合理布局,防止项目流失。注重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狠抓工业投资,确保“415%”全面实现、确保社会投资占比达65%以上。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抓好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加大“转而未供”“供而未用”和低效土地处置力度,积极创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

(三)围绕动能转换,激活“三大动力源”。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温州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成长起来的,敢闯敢试、创业创新是温州发展的致胜法宝。如今,更要全面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源”,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一要把改革大旗举得更高。深入开展“改革攻坚突破年”行动,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体系、推进体系、督察体系和容错激励机制,确保各项改革落到实处。着力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民生版、企业版、海外版,打响便民服务“瓯e办”、惠企政策“直通车”、为侨服务“全球通”等品牌,确保“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100%的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开工前100天、竣工验收30天”成为底线要求。全面落实市县机构改革任务,协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着眼于破解制约温州发展的堵点、痛点、风险点,扎实推进年度十大重点领域改革。要总结提升金融综合改革、“三位一体”合作改革、社会力量办社会事业等改革成果,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龙港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改革方案报批实施,扎实推进国家海域综合管理创新试点、生态园国家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着力解决我市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坚决打破市场垄断,促进公平有序竞争;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开展“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完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整治提升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新批工业用地按“标准地”制度供地比例不低于30%

二要把开放步子迈得更大。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浩浩荡荡,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滚滚向前,我们必须顺时应势、主动作为,以宽广的胸怀张开双臂,拥抱来自全国全世界的项目、资金、人才,着力构建“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互动新局面。要以国际时尚智城建设为总目标,以针对性开放政策为牵引,以高能级开放平台为抓手,着力形成温州人的国际化与温州经济、温州城市的国际化互促共进的生动局面。要全面融入全国全省大开放体系,充分发挥世界温州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全面深化与上海嘉定等区域的战略合作。抓好世界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中意(温州)国际产业合作园等开放平台建设,全力争取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获批,积极申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形成对内对外、网上网下全方位开放格局。坚持东引台资、深化温台合作,推动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浙台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三要把创新动能造得更强。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主力“三位一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上奋起直追。要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自创区建设。高水平建设眼视光、先进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时尚设计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积极探索海外创新中心、创新“飞地”等建设,打造内外联动的科创平台体系。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和规上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行动,鼓励企业建设工程实验室、研究院、研发中心等,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深化校地合作、学城联动,提升高教园区、大学科技园建设水平,切实发挥在温高校参与地方发展的独特作用,加强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科技合作,优化以“科技+基金”为重点的科技金融服务,打造通畅高效的成果转化体系。把抓人才作为构筑战略优势、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选择和最优路径,加快推进“千人计划”产业园建设,全面落实人才新政“40条”,推行“人才+项目”“人才+技术”等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以人才集聚带动项目集聚、企业集聚、产业集聚。

(四)聚焦能级提升,加速“三个一体化”。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创新大都市区统筹发展机制,加速都市建设、城乡发展、内外交通“三个一体化”,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切实增强温州大都市区集聚辐射能力。

一要加速中心城区崛起,引领都市建设一体化。健全完善全市“一盘棋”统筹、“一体化”推进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规划协同、功能互补、设施共建、环境共保,使全市各地成为功能板块清晰、有机联系紧密的整体。围绕“产业强、形态美、功能全、百姓富”目标,推动“大建大美”向“全域美”拓展、向“精建精美”提升,注重城市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公共服务功能植入,加快打造集自然美、经济美、城乡美、生活美、人文美为一体的“五美”新温州。要坚决打赢城中村改造“清零”硬仗,确保 9月底前完成2017年改造项目全部“清零”,市区25个、2.1万套安置房项目全面开工。提速提质完成“大建大美”年度任务,尤其要高标准推进“两线三片”开发建设,确保国庆节前瓯江南岸景观改造提升一期和亮化夜游工程建成试用,温瑞塘河完成沿河滨水公园和亮化夜游工程建设,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改造、提升业态,中央绿轴实现南段全面贯通、北延整体提升,三湿地公园初步开园,初现温州城区历史、现代、生态、人文交相辉映的独特韵味。把做大做强城市经济作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根本所在,借助“大建大美”历史良机,着力培育发展新业态、新产业、新经济、新模式,加快提升中心城区经济实力。科学把握土地出让规模、结构、节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着眼构筑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六千六万”行动,加快建设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科学推进乡村振兴规划多规合一、紧密衔接,确保每个县(市、区)高水平建成1条以上乡村振兴示范带。深化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等农业农村十大领域改革,开展“乡贤助乡兴十大行动”,大力推动工商资本和各类人才“上山下乡”。统筹推进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等农业平台建设,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创成一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农业创意品牌,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巩固“消薄”成果不反弹,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达到 10万元以上、年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深化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创成美丽乡村样板村20个、A级景区村200个,完成39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三要推进枢纽城市建设,加速内外交通一体化。围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提速推进高铁高速、轨道交通、空港海港和城市快速路建设,构建外快内畅、互联互通、立体多元、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深入开展沿海高铁(温福段、甬温段)、温武吉铁路和市域铁路S3线、轨道交通M线、城市东部交通枢纽等项目前期工作。狠抓铁路项目攻坚,确保年内杭温铁路一期全线开工建设,市域铁路S1线建成试运行,市域铁路 S2线全线开工建设。全面加快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完成绕城高速北线二期主体工程,建成甬台温高速复线南塘至黄华段,加快龙丽温高速瑞文段、溧宁高速文泰段、瓯江北口大桥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溧宁高速文景段,深入推进金丽温高速东延线和“南连”“北连”“西连”等高速项目前期,谋划推进甬台温高速公路智慧化改造。抓好机场交通枢纽综合体、航空物流园区和通用航空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大力发展航空产业,跻身千万级国际机场行列,努力发展成为东南沿海重要区域枢纽机场。建成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完善状元岙国际邮轮码头设施功能,推动邮轮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城区快速路网规划建设,基本完成温瑞大道二期拓宽工程,建成快速公交BRT3号、4号线,推进城区快速公交成环成网。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年内争取建成2000公里。

(五)发挥独特优势,打好“三张特色牌”。民营经济、世界温州人、温州文化是温州最鲜明的特色、最响亮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用好、打好、丰富好这“三张特色牌”,为温州改革开放再出发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

一要与时俱进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我们更要积极作为、创新实践,在全国率先开展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建设,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等,有力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重塑全国民营经济“新标杆”。着眼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联动推进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建设,争取在年内得到根本改善,扭转外界对温州营商环境的印象和评价。要高看厚爱企业家,依法保护企业各项权益,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给企业家以礼遇、尊重和荣耀,让温州成为企业家的乐园。实施“青蓝接力”培养计划,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勇于创新、敢于冒尖的新锐企业家,让温州企业家精神薪火相传,让温州民营经济永葆生机活力。

二要广泛凝聚世界温州人合力。温州最独特的、最大的资源是温州人。活跃在全国全世界的240多万温州人,是温州最可宝贵的财富。推动新时代温州新发展,必须认真做好温州人这篇大文章,广泛凝聚全体温州人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开创内外温州人互动发展新局面。要大力弘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精心设计更具特色的载体,建好用好“乡情驿站”等平台,加强与在外知名温籍人士的交流联络,合力助推家乡繁荣发展。加快推进“世界温州人家园”项目建设,力争国庆期间建成开放,成为世界温州人的情感地标、精神家园,让世界温州人心有所属、身有所寄、事有所安。

三要挖掘弘扬温州优秀文化。源远流长的温州文化,是维系海内外温州人的精神纽带,是探求温州当代发展奥秘和未来发展规律的根与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文化温州建设,深化“温州学”研究,充分提炼挖掘温州传统优秀文化,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抓好南怀瑾书院建设,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历史底蕴,推动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大力选树“温州好人”“最美温州人”,建成温州道德馆,进一步擦亮“大爱城市、道德高地、诚信社会”品牌。组织开展“勇当‘探路者’、续写创新史”等主题系列活动,加快《温州三家人》创作生产,讲好温州故事、发出温州声音,不断提升全体温州人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丰富温州文化内涵,涵养城市人文气质,使温州这座城市更加大气、开放、包容、多元。

(六)立足固本强基,筑牢“三根基础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决筑牢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会治理“三根基础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要织密公共服务之网。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落实加快基础教育发展若干意见,新建一批优质学校、标准化学校,稳步推进市区办学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扎实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规范提升民办教育。支持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向更高水平发展,努力把温州肯恩大学办成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开展书香社会、墨香城市建设,建好用好文化礼堂、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和文化驿站。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加快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扩面提质,让人民群众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国家运动健康城市建设,扎实做好 2022年杭州亚运会温州分赛区筹办工作,加强百姓健身房等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建设,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稳步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完善养老综合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

二要筑牢平安法治之基。加强法治温州建设,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增强公民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让法治成为温州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锚定平安建设“夺银摘金”目标,深化完善“一体两翼”治理模式,完善“一三五”应急处置机制,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温州。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雪亮工程”建设,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百姓安宁。完善“大数据+人民调解”新机制,健全完善多元化调解纠纷体系,加强初信初访和积案化解工作。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铁腕整治消防、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等领域风险隐患,大力推进“百项千亿”防洪排涝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扎实做好“治危拆违”“除险安居”和“三防”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要提高基层治理之效。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形成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格”建设,努力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三、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强化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的坚强保障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关于清廉浙江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高标准推进清廉温州建设,认真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积极打造“瓯江红”党建品牌,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

(一)践行新思想,筑牢理想信念主心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温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以更高标准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健全完善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市委常委会会前学习等制度,不断提高市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切实发挥市委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委、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履行职能、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统一战线、群团改革和老干部工作,巩固和发展党政军民团结共建、人大政协齐上一线、统战群团同舟共济的生动局面。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开展全省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试点,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和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

(二)学习新本领,锻造改革发展急先锋。事业是靠人干出来的。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系统性谋划和中长期培育,坚持好干部标准,形成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锻造一支本领高强、善作善成、勇立潮头的温州铁军。严格规范干部选拔任用,从严落实“凡提四必”要求,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以增强“八个方面本领”为核心,深入实施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的专业精神、专业思维、专业能力,更好引领推动温州高质量发展。统筹抓好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将更多优秀干部选派到基层一线、项目前线、攻坚火线上锻炼磨砺,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正向激励、澄清保护、纠错改正机制,旗帜鲜明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支持干事者,用干部的铁肩膀撑起温州转型发展一片天。

(三)激发新活力,夯实基层基础主阵地。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坚持“狠抓基层、大抓基层”主基调,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进一步创新推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的有效办法,深入实施“双联双抓”,全面开展“红色领航”系列行动,久久为功推动基层基础实现根本性变化。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认真开展村社换届工作“回头看”,持续整顿提升后进党组织。稳妥推进撤村建居和村规模调整。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统筹加强城市、机关、国企、学校、医院、非公等各领域党建工作,促进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四)淬炼新作风,涵养风清气正好生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按照省委巡视反馈意见,从市委做起,认真抓好剖析整改工作,逐级落实整改责任,精心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按照“六个见”要求逐条逐项抓好整改落实;同时,坚持举一反三,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要以清廉温州建设为总抓手,按照省委“两步走”战略,对标“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努力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形成规则明、关系清、作为廉、风气正、结果可预期的发展态势。坚持走好群众路线、践行群众观点,深入开展“结千村联千企访万户解万难”活动,下沉一线转作风、提能力、促发展。深入开展“铁腕纠四风、重拳治怠政”作风建设活动,对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露头就打、执纪必严,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风化俗。加强对党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整治“慵懒散慢”,以强有力的问责倒逼各级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党员干部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违纪违规问题以及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坚定不移推动监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健全完善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确保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留死角,持续营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

(五)比拼新业绩,掀起奋勇争先新高潮。面对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发展态势,我们要坚持干字当头、只争朝夕,秉持铭记老一辈干部“拎着乌纱帽干事”的担当精神,挺起新时代的精神脊梁,放开胆子敢闯敢拼,甩开膀子苦干实干,迈开步子争创一流,让干事创业成为瓯越大地的最强音,让实干担当成为温州干部的最鲜明特征。要在全市组织开展“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活动,搭建“县区比拼现场”“局长问政考场”“镇街亮绩赛场”等“互学互比互促”平台,督促和激励各级各单位与强的比、向高的攀、同勇的争、跟快的赛,形成比质量、比位次、比创新、比项目、比环境、比担当的创先争优热潮,展现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新气象。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以上率下,形成同心同向干事业、万众一心强温州的磅礴伟力,奋力谱写“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温州新篇。

同志们,温州有辉煌的过去,更应该有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为温州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打造坚实“铁三角”而不懈奋斗!

 

 

在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

第二次大会上的讲话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这次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安排紧凑,会议开得很成功。从会议的主题和大家讨论的情况来看,这次会议的收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开启了“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史征程。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对“八八战略”的精髓要义、深刻内涵、时代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愈发感受到“八八战略”所具有的前瞻性、引领性、包容性和开放性,更加坚定了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奋斗谱新篇的政治定力。这次会议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及全会期间车俊书记参加温州组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温州发展的方位和方向,研究落实了一系列工作举措。在征求意见和分组讨论时,很多同志讲到,这次全会紧紧围绕市委既定部署来深化,没有提新的口号,把着力点放在工作落实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有利于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温州落地生根。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思路,细化了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的路径举措。大家认为,这次会议锚定“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打造坚实‘铁三角’”总目标,认真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及历次全会精神,并根据形势发展和上级最新要求,谋深谋细具体路径举措,积极推进思想创新、方法创新、抓手创新、载体创新,既一脉相承又丰富提升,既与时俱进又凸显特色。全会作出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定,发出了全方位推进温州扩大开放的时代强音。四是进一步提振了信心,凝聚了求进求变求发展、创新创业创一流的广泛共识。在征求意见和分组讨论时,大家围绕既定的奋斗目标,对照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献计出力、群策群力,进一步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增强了加快温州高质量发展的必胜信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干什么”已经十分明确,接下来就看我们“怎么干、怎样干得更好”。为全面落实“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市委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活动,进一步营造大抓落实、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此前,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市委常委会议认真听取了活动筹划情况汇报,研究了活动方案,提出了明确要求。明天上午,我们就要举行“温州擂台·六比竞赛”县(市、区)、产业集聚区第一场比看现场会,打响“温州擂台·六比竞赛”的第一枪,吹响温州创先争优、再创辉煌的冲锋号。

下面,我围绕“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活动,讲“三场、六比、十干”三个关键词,作为贯彻市委全会精神的要求,也作为开展这项活动的动员。概括来说,“三场”是形式,“六比”是内容,“十干”是方法,三者紧密衔接、相辅相成,目的就是要重树信心再雄起、重整行装再出发,在瓯越大地掀起“思想大解放、行动大担当、实绩大比拼”的热潮,奋力谱写“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温州新篇。

一、把握“三场”原则要求,在比学赶超的竞技舞台上答好时代考卷

“三场”即“县区比拼现场”“局长问政考场”“镇街亮绩赛场”,这是为县(市、区)和产业集聚区、市直部门、乡镇(街道)3个层面搭建的比学赶超舞台,全市上下都来一次大赶考。

(一)搭建“县区比拼现场”。以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为导向,每年组织县(市、区)、产业集聚区开展3次比看活动,分别安排在4月、8月、11月,以集中召开现场会为主,也可根据各地项目的产业层次、建设档次确定现场会形式和地点。年内组织2次,明天组织第一次,11月中下旬再组织一次。县区比拼什么?主要比拼项目、比拼产业,有三条“硬杠杠”:必须是新项目、看过的不看;必须有一定形象进度、图纸画板不看;必须有一个产业项目,房地产项目不看。比拼要求,不仅要看数据报表、听工作汇报,更要看项目质量、看产业层次、看工作推进,以此激励各地把抓大产业大项目的导向立起来、实际成效体现出来。

(二)搭建“局长问政考场”。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市直部门重点攻坚督政汇报会,每年组织3次,年内组织2次,第一次安排在815日左右。督政汇报会主要围绕重大项目招引、重点工程建设、“两线三片”重大项目推进、重大改革攻坚、科技创新和新动能培育等亮赛实绩、查摆问题,工作进度明显滞后的要接受现场督促、点评和测评;二是“局长面对面”媒体问政活动,主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点工作开展议政督政交流,现场接受问政。媒体问政活动重点要把握两条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督促相关问题解决,同时也要传递正能量,展示部门单位攻坚创优的担当和成效;二是坚持民生导向,不搞自娱自乐,不搞形式主义,扩大公众参与面,真正把监督权、评判权交给老百姓和社会各界,提升群众的参与度、获得感。

(三)搭建“镇街亮绩赛场”。主要采取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工作交流会的形式,每年组织3次,工作日晚上时间召开,每次10人左右、每人发言时间 6分钟以内,发言对象由镇街自报、县区推荐、组织部门综合比选确定。年内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8月、11月。重点强化基层导向、实绩导向和激励导向,每次围绕“1+X”主题内容,分类遴选乡镇(街道)发言,比如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平安建设、环境建设和重点工程推进等,给乡镇(街道)书记向全市各级干部谈经验、讲做法、亮成绩的机会。每次会议开始时,按乡镇(街道)分类亮晒主要经济指标、主题工作指标前十(五)、后十(五)名单。亮绩交流情况与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考绩挂钩,作为干部评先评优重要依据,指标多次排名靠后的乡镇(街道)要查摆落后原因、拿出追赶措施。

二、把握“六比”核心内容,在奋勇争先的比拼活动中谱写温州新篇

“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比什么?就是比质量、比位次、比创新、比项目、比环境、比担当。

(一)比质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温州发展到今天,如果还守着坛坛罐罐过日子,那是过不下去的;如果还走“低散乱”的发展道路,很快就要走到尽头。我们要再造新优势、再创新辉煌,就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发展要以亩均论英雄。坚持把投入产出比、单位贡献率、社会投资占比、全员劳动生产率、亩均增加值等效益指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推动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高效领域、重点平台集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振兴传统动能、壮大新动能。比如,产业平台亩均投资至少35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至少30万元以上,否则谈不上竞争力。城市建设要以功能论英雄。评价这一轮“大建大美”成败,不仅看盖了多少大楼,更要看城市功能是否提升了、集聚辐射能力是否增强了。要紧扣全省四大都市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围绕“产业强、形态美、功能全、百姓富”目标,以“大建大美”“两线三片”建设为抓手,充分植入新经济、人文元素、旅游功能、生活属性等,推动城市脱胎换骨、精彩蝶变,加快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城市能级。社会民生要以品质论英雄。要顺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办好“关键小事”,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二)比位次。既要纵向与自己比,看看是进步还是退步;更重要的是横向与其他地方比,看看自己处在哪个梯队,是晋升还是下滑;还要综合性全方位比,在赛好单项赛的同时,赛好全能赛。要拉高标杆向高处攀。我在611日的县(市、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三条线”,即年度目标任务的底线、省市平均水平的标线、领跑全省全市的高线。工作中,大家要力争上“高线”,因为相对于“铁三角”,“底线”“标线”都是不及格线。所以,各地要切实增强竞争意识、前列意识、卓越意识,拉高标杆、奋勇争先,不仅要“跳起来摘桃子”,而且要“撑杆跳”,努力实现从跟跑到领跑、从单项领跑到总体领跑的转变。要锚定目标同强者赛。11个县(市、区)既要在全市范围内大胆比拼,更要在全省同类地区竞争中向前冲;产业集聚区、高新区既要在全省范围内提升竞争能力、迎头追赶升位,更要在全国范围内对标先进、后来居上;部门工作好不好既要看服务全市大局的成效,也要看在全省排名位次,力争全省领先、全国一流。要扬长避短与先进比。每个县(市、区)都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自身的优势,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做足“无中生有、有中更优”的文章;每个部门要对条线工作来一次“大盘点”,找找“长在何处”,看看“差在哪里”,拿出一些真招、硬招、高招,努力干成几件对全局有重大影响力的大事要事。

(三)比创新。创新是温州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路”,非走不可。前不久,我在龙湾调研讲了一个观点:所有的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最为关键;所有的短板,创新要素的短板、人力资源的短板最为致命;所有的投入,科技创新的投入、人才引育的投入最为划算。目前来看,我们与创新有关的技术、模式、团队、资本等都是比较欠缺的,这是当前最大的短板。所以,我在全会报告中强调:“要在科技创新上奋起直追”“要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由温州现阶段的市情所决定的。为此,我们在“六比”中,要求各地要比一比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高端人才和科研项目的规模和层次,大家一起共同把温州创新发展水平拉上去。同时,要依靠深化改革增强创新力,大胆先行先试,勇于开拓创新,争取拿出更多有分量、有影响的温州改革样本,真正把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姿态展示出来。

(四)比项目。区域经济的比拼,说到底是项目的比拼。大家要深刻认识到,大产业大项目是温州重振雄风的关键所在,要坚持“项目为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掀起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民生项目建设热潮,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重点要盯牢产业项目这块短板,招引更多产业属性好、投资强度强、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产业项目。要比项目的引领性。既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打造传统产业“升级版”,又要把握未来产业趋势,谋划好“下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点。今年,我们要力争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招引取得新突破。要比项目的贡献度。不仅看项目规模,更看项目结构、投入强度、产出效益,真正引入“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今年要加大对效益指标的考核,各地要进行比拼。要比项目的落地率。招商引资不管形式多么轰轰烈烈,最后结果就是要看项目落没落地、达没达产。目前我市列入全省152”工程的有55个项目,接下来关键要抓紧落地、开工、建设、投产,确保年底落地率达50%以上。要咬定目标、挂图作战,加快推进,决不允许出现“蜗牛工程”。

(五)比环境。当今时代,城市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环境的竞争。近年来,温州环境变化有目共睹,但对标先进地区仍有不小差距。要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民生的观点,把优化环境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来抓。要看硬环境好不好。现在讲硬环境,既要看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公建配套等,还要体现新的城市功能,看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性、连接全球资源的便利性、集聚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等。要对标先进城市,全方位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大建大美”向“全域美”拓展、向“精建精美”提升,让温州这座城市“近看远看一样好、晚上看白天看一样好,而且看了都说好”。要看软环境优不优。包括法治环境、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市场环境等。尤其要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招投标制度改革等,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还要看生态环境美不美。在做好污水治理、截污纳管、垃圾分类等基础工作的同时,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温州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秀美风光凸现出来,加快打造“五美”新温州。

(六)比担当。岗位就是责任,职务就是担子。改革开放初期,倘若没有党委政府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担当精神,倘若没有老前辈“拎着乌纱帽干事”的无畏勇气,就不可能诞生“温州模式”。现在,温州又到了一个凤凰涅、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口,全市各级干部一定要勇担当、善担当、乐担当、能担当,以大担当推动温州大发展。要比担当的格局大不大。担当,既要担得起权力,又要担得起责任,既要担得起当下,又要担得起未来,必须要有大格局、大胸襟。要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大局中思考谋划,既一马当先争做先锋官,又舍得付出甘当马前卒,使各项工作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要比担当的胆魄够不够。担当就要趟地雷、就得冒风险。在改革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复制,就看是否敢涉没有先例的盲区、是否敢走矛盾复杂的难区、是否敢冲不合时宜的禁区。只要有利于温州发展,只要有利于造福温州人民,我们都要大胆地想、勇敢地闯、坚决地试。你为组织担当,组织也会为你担当。要比担当的劲头足不足。担当既要有胆量、勇气和信心,更要有务实、扎实、踏实的作风。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勇当探索者、创新者、闯关者、示范者,既要挂帅又要出征,挑最重担子、啃最硬骨头、接最烫山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各级干部要以实干家、排头兵、奋斗者的新状态,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发有为谱新篇。

三、把握“十干”方法路径,在善作善成的生动实践中再创新的辉煌

“怎么比”“比什么”明确了,接下来就要“干起来”。全市上下要坚持干字当头、行动至上,埋头苦干、拼命实干、科学巧干,干出千帆竞发的新局面,干出上下同欲的新合力,干出百姓点赞的新口碑,努力干出一个再现辉煌的新温州。

(一)要践行战略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的航标灯塔、精神砥柱、行动指南。“八八战略”15年来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伟大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我们要带着站位、带着感情、带着使命,认真学习、深入实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学政治能力。与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善于从政治上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确保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温州落地生根。要学思想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刻领会和掌握“八八战略”蕴含着的科学的认识论、正确的方法论、丰富的实践论,以此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推动重大工作。要学过硬本领。始终保持“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多学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比如,省里把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和负责经济工作的同志,就必须搞明白数字经济是什么?到底包含哪些新技术新产业?温州数字经济有哪些基础和优势?温州发展数字经济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哪里?本地本部门为发展数字经济可以做什么?这些都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

(二)要保持定力干。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特别指出:“我欣慰地看到,在‘八八战略’指引下,15年来,浙江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很高的评价,也是对我们深刻的教诲。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增强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市委的态度非常明确,现在我们没有新的口号,唯一的口号就是要求全市上下一以贯之推进市党代会和历次市委全会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方向不变、频道不变,最后拿成绩单比高低、论英雄。要增强发展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温州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一代又一代温州人的传承接力,靠的是历届班子的接续奋斗。如今,推动温州发展的千钧重担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扛起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的重任,蹄疾步稳、勇毅笃行,一贯到底。要增强破难定力,一关接着一关闯。近年来,温州打了不少硬仗、攻克了不少难题,但这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在新长征路上,还有很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关接着一关闯,不断开辟温州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三)要满怀信心干。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当前的温州,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我们要坚定对温州发展的自信、对温州文化的自信、对温州未来的自信,在新征程上越干越自信、越干越豪迈。信心来自于特色鲜明的优势。温州具备许多比较优势、独特优势,比如,我们战略区位优势,有900多万的人口规模优势,有山、江、海具利的生态资源优势,有相对完备的产业基础优势,有遍布各地的世界温州人优势,有“敢为人先”的温州人精神优势,等等。只要我们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把潜在优势化为发展优势,让既有优势形成领先胜势,就一定能够更好更快推动温州发展。信心来自于向上向好的态势。纵观全市上下,当前,新旧动能正加速转换、软硬环境正加速提升、城市建设正加速转型、综合交通正加速改善、“两山”路径正加速转化。可以说,温州向上向好的态势明显,未来美好前景指日可待。信心来自于政通人和的形势。在这一轮县(市、区)调研中,无论是在项目现场,还是在基层一线,我都强烈感受到各级干部激情干事、精心干事、扎实干事的良好状态,大家都有一颗火热的心、都有一份殷切的期盼,希望温州越来越好,这是极其难得的。我坚信,只要各级领导班子精诚协作、心齐气顺,领导干部齐上火线、带头攻坚,党员干部不畏困难、敢打硬仗,温州就一定能够再创辉煌。

(四)要解放思想干。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人,而人的关键在思想解放的“总开关”。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大胆冲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在资源缺乏、交通不便的艰苦环境下闯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取得了辉煌成就。如今,温州要再造新优势、再创新辉煌,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解放思想。要勇于识变,不为既有观念束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我们要自觉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决克服阻碍温州转型发展的固有理念和思维定势,更加自觉地用新观念研究新问题,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要善于应变,不为传统路径限制。大力弘扬温州人“敢吃第一只螃蟹”“敢喝头口水”的精神,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敢于做前人未做过的事,变“事事找惯例”为“大胆创先例”,变“不可能”为“可能”。要主动求变,不为固有模式所困。“温州模式”是历史的、也是现在的,更是与时俱进的。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改革、开放、创新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新突破,不断让“温州模式”注入新的内涵、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真正续写好温州这部创新史。

(五)要抢抓机遇干。历史一再表明,抓住机遇,后发地区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发展;丧失机遇,先发地区也会停滞不前,最终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当前,温州面临很多机遇,我们要主动抢抓、加快破题,不断累积温州赶超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比较优势。比如,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数字经济是世界潮流、时代机遇,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抢抓先机,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上周已召开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推出了五年行动计划。我们要迎头赶上大抓数字经济,确保温州在这一轮数字经济发展中有一席之地。重中之重要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开启温州“创新+”时代。比如,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农村面积大,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着力做好“生态+”“旅游+”“农业+”的文章,加快推进全域景区化、乡村美丽化、经济生态化,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和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努力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比如,要抢抓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温州有望获批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这为解决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模式创新、技术变革、产业升级、企业家接班等问题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要抓住用好这个机遇,解决好制约瓶颈,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让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六)要借力借势干。“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会用势者可成大事。”我们要解决平时想解决而难以解决的事情,必须借力借势。只有上接天线,让传递下来的“能量”少损失甚至不损失,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紧密对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尽力将工作纳入国家和省里的战略盘子、政策盘子,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承担全国改革试点、承接全省中心工作中发展自己。要善于融入重大战略。比如,积极争取中意(温州)国际产业合作园的落地,努力在开放大战略中有一席之地。主动对接全省“四大”建设等重大工作部署,争取有更多的温州元素、温州载体、温州项目纳入其中,争取在一些领域能够起到主导作用。要勤于加强区域合作。大开温州之门,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形成温州人的国际化与温州经济、温州城市的国际化互促共进的生动局面。尤其要扎实推进世界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强与上海嘉定等区域的战略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巧于向上争取支持。各项工作都要加强谋划和包装,争取更多项目进入省里盘子,争取更多的带帽指标、更多的资金支持。

(七)要聚焦重点干。现阶段,温州要做的事情很多,千万不能顾此失彼,要在纷杂的事务中抓住具有全局性、深层性、关键性、决定性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短板,精准发力、撕开缺口,以关键问题的有效突破带动全局发展。比如,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提速推进高铁高速、轨道交通、空港海港和城市快速路建设,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以交通圈拓展都市圈、带动经济圈。比如,要大兴产业、兴好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时尚化改造,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新经济,培育形成几个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动能转换。比如,要大抓基层、夯实基础。近年来,温州在固本强基方面打了几场翻身仗,村级组织换届、村级集体经济“消薄”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温州基层基础薄弱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扭转,宗教事务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外来人口管理、社会风气治理等都要久久为功抓下去,每年集中精力解决几个突出问题,推动基层基础实现根本性变化。

(八)要雷厉风行干。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信息时代瞬息万变,干任何事情都要讲求速度、注重效率。各地各部门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促进工作大提速、效能大提升。要有虎口夺食的“拼抢精神”。现在各地都在争政策、抢项目、夺人才,没有虎口夺食的拼劲,很难分到“一杯羹”。我们都要有一种躺着想事、坐着议事、站着干事的冲劲,在抓项目招引、抓工程建设、抓改革突破等各个方面都先人一步、快人一招。要有紧盯不放的“蚂蟥精神”。对于看准了的、想明白了的事情,就要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决不能浅尝辄止、朝三暮四。尤其是重大项目、重大产业招引,一旦有眉目、有说法,马上就要主动去对接,盯牢不放、咬住不放。对需要重点突破的工作,要集中优势兵力,不打胜仗不鸣金,不获全胜不收兵。要有持之以恒的“钉子精神”。推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等做法,健全大抓落实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真正破掉难点、卡点和堵点,形成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的“滚雪球效应”。

(九)要凝心聚力干。人心齐,泰山移。新时代推动温州新发展,没有旁观者。要大力提倡团队精神,完善“重心下移、块抓条保、上下联动”机制,确保上下之间、条块之间无缝对接。一是市县要联动。一切工作都要从有利于温州整体发展的大局出发,算大账、算长远账。要建立健全全市“一盘棋”统筹、“一体化”推进的工作协调机制,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项目建设等方面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使全市各地成为功能板块清晰、有机联系紧密的整体。二是部门要联动。各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要密切配合、联动协作,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尤其是市直单位要当好县(市、区)的“后援团”,换位思考、优化服务,多体谅、少指责,多帮助、少干预,加大对县(市、区)工作的指导、服务和保障力度,为基层遮风挡雨、保驾护航。三是政企要联动。坚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相统一,切实加大对企业的服务保障力度,进一步形成尊重、关心、服务企业和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要充分激发和保护干部干事业、企业家创新业、老百姓齐创业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创伟业的强大声势。四是内外要联动。在更高层次做好内外温州人互动的文章,把天下温商的创造力凝聚力充分激发出来,形成温州人为温州代言、温州人为温州担当、温州人为温州点赞的共建共享氛围。

(十)要严明纪律干。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干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用自己干净干事的一身正气、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带出干部队伍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开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清廉温州新局面。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对待权力,做到依法用权、谨慎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坚决不踩红线、不破规矩。要切实肩负起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肩负起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肩负起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做到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使命。市委的态度很明确,要褒奖重用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干部,严肃问责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不干事的没市场。

同志们,温州是一座孕育光荣与梦想的城市,是一座经历磨砺而辉煌的城市。现在,能不能延续过去的荣光,就靠我们这批人率先垂范、真抓实干。希望大家重树信心再雄起、重整行装再出发,创造新业绩,树立新形象,走好新征程,向历史、向组织、向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